在平均海拔4500米的“世界第三極”那曲,極端低溫、缺氧、強輻射的環境,曾是能源供應的“天然壁壘”。如今,搭載臥龍英耐德 AEM電解槽的氫氧熱電四聯供系統,以創新之力,成功跨越了這道高海拔難關。搭載AEM電解槽的4500米海拔氫氧熱電四聯供系統正式啟動運行,為高海拔地區清潔能源應用樹立新標桿。
此次系統的關鍵創新,針對高海拔環境進行專項優化,確保系統在低氣壓下依然高效穩定,全新升級的智能保溫算法,可根據環境自動調節,為 AEM 核心部件提供全天候安全防護,完美適配那曲的極端環境:
? 耐低溫、穩運行:配合系統熱管理,AEM系統在-40℃~45℃環境溫度范圍內都可以穩定高效運行;
? 低耗高效,適配新能源:可直接匹配當地太陽能、風能的波動性,電解過程能耗更低,制氫效率高效;
? 抗缺氧、易維護:設備結構更緊湊,對高海拔低氣壓環境適應性強,且后期運維成本較低。
依托AEM電解槽的核心優勢,這套系統實現“制氫、制氧、供電、供熱”四大功能一體化輸出,精準破解那曲民生與發展痛點:
? 制氫儲能:將當地富余的太陽能、風能轉化為氫氣儲存,在用電高峰時通過氫燃料電池發電,緩解電網供電壓力;
? 制氧惠民:電解水產生的高純度氧氣,直接輸送至當地醫院、社區,改善高海拔缺氧問題,保障居民健康;
這一系統的成功運行,不僅是一次技術的勝利,更是對高海拔地區能源供應模式的革新。它實現了棄風棄光就地消納,打造了具有創新性的氫能平價 “西藏模式”。從“能源困境”到“清潔賦能”,臥龍英耐德用AEM電解槽技術,讓“世界第三極”的能源未來更具想象。這不僅是一次技術落地,更是中國清潔能源技術向高難度環境挑戰的又一次成功跨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