據 GlobalData 最新報告《日本電力市場趨勢及分析(按容量、發電、輸電、配電、法規、主要參與者和預測到 2035 年)》顯示,日本海上風電裝機容量預計將從2020年的59兆瓦大幅增至 2035 年的 16.7 吉瓦,海上風電也將成為日本發電組合中增長最快的技術之一。
GlobalData 指出,海上風電的這一快速擴張,將在實現日本電力結構多樣化、達成政府可再生能源目標中發揮核心作用。其增長動力主要來自三方面:政府支持的專項拍賣、針對性監管改革,以及對港口基礎設施的持續投資。
日本第六個基本能源計劃的目標是到2030年將可再生能源在電力結構中的比重提高到36%至38%,其中海上風電將占相當大的比重。
業內專家認為:“海上風電的擴張以及太陽能光伏和氫能的增長,凸顯了日本重塑電力行業的決心。”
“然而,電網升級、融資和監管精簡方面仍存在挑戰。如果這些問題得到解決,日本在向凈零目標轉型的過程中,將能夠更好地平衡能源安全、可負擔性和脫碳。”專家補充道。
日本風電潛在發展空間區域 來源:Offshore Wind Asia
日本為了實現未來風電發展目標,已經陸續開始聯手多方進行合作。
9月22日,日本浮式海上風電技術研究協會(FLOWRA)與荷蘭風能之家(HHWE)簽署諒解備忘錄(MoU),以在浮式海上風電領域探索技術開發和產業合作。雙方將致力于建立合作框架,解決從技術到成本控制的一系列關鍵問題,目標是降低浮式風電開發風險和整體成本,并推動產業快速成長。
根據協議,FLOWRA與HHWE將共同推動具體的聯合技術開發計劃,涵蓋設計、測試及創新應用等環節。
今年以來,FLOWRA已與多家國際機構建立合作關系,包括美國船級社(ABS)、挪威船級社(DNV)、英國海上可再生能源創新中心(ORE Catapult)等,合作內容涉及浮式風電的標準制定、技術驗證和項目孵化。最新的協議還包括與歐洲海洋能源中心(EMEC)的合作。
由此不難判斷,日本海上風電市場未來發展會進一步加快,為中國風電企業出海增加一項新選擇。目前國內已有部分企業開啟了針對日本風電市場的認證工作。
明陽智能已獲得日本經濟產業省METI和日本船級社ClassNK頒發的認證。2023年3月30日,明陽智能為日本入善町海上風電項目成功交付風電機組,并在天津港裝船發運。
圖片來源:明陽智能
近日,上海電氣風電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W2500-126型風電機組成功通過日本海事協會(ClassNK)認證,這標志著電氣風電獲得進入日本風電市場的關鍵資質,成為中國風電出海征程中的又一里程碑。此次認證為電氣風電開拓日本陸上風電市場奠定堅實基礎。
隨著日本風電市場的開放,國際上其他知名風電企業也會加大對日本市場的投入,中國風電企業將面臨更激烈的市場競爭,中國企業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的技術水平和產品質量,以滿足日本風電市場的要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