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月26日,億晶光電發布公告稱,公司控股股東深圳市唯之能源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“唯之能源”)持有的2億股無限售流通股將被司法拍賣,占其所持公司股份的100%,占公司總股本的16.90%。
若本次拍賣完成,唯之能源將不再持有億晶光電股份,公司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將發生變更。此次拍賣由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人民法院執行,系因建信理財有限責任公司與勤誠達控股有限公司、唯之能源的合同糾紛案,所得款項將用于清償債務。
事實上,這已是唯之能源今年以來第二次面臨股權處置。2025年初,其持有的 5469.62萬股曾兩次在阿里巴巴司法拍賣平臺流拍。
僅兩周前,在5月13日,另一部分5469萬股已通過司法劃扣轉讓至深圳禾勤投資實業合伙企業,使其持股比例從21.52%降至16.90%。
此次,若本次剩余2億股成功拍賣,則意味著億晶光電控制權將徹底易主。
作為光伏賽道的老牌企業,億晶光電成立于2003年,2011年借殼上市后曾被譽為 “A 股光伏組件第一股”。然而,從2018年開始,在單晶技術轉變為主流的背景下,億晶光電主推的多晶硅組件競爭力驟減,在光伏技術升級浪潮中逐漸掉隊。2022年光伏行業高速發展期,億晶光電曾宣布斥資103億元投建滁州10GW TOPCon電池項目,這一布局被視為公司技術轉型的關鍵,一度引發公司股價大漲。
加碼TOPCon電池后,億晶光電仍是舉步維艱。2023 年下半年起,光伏全產業鏈陷入產能過剩,產品價格持續下行導致公司利潤銳減。據年報顯示,億晶光電2024年實現34.78億元,同比下降57.07%;歸母凈利潤為-20.90億元,同比下降3192.48%。2025年一季度業績也不太樂觀,當季實現營收6.08億元,同比下降39.5%,營收的大幅下滑,主要歸因于電池產線的停產。億晶光電稱,受光伏行業周期性影響,公司常州基地5GW PERC電池產能和滁州基地7.5GW TOPCon電池產能已經停產。
在此背景下,億晶光電管理層開始 “大換血”,三名具有呼和浩特國資背景人士被提名為董事,業內普遍推測,此舉或為呼和浩特國資入主鋪路,這一傳聞也讓市場對億晶光電的未來發展增添了更多想象空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