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月22日,伊朗官方媒體披露,該國已與中國相關方面簽署一項7GW太陽能組件供應合同。這筆由伊朗國家發展基金全額出資的交易,成為伊朗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可再生能源設備采購項目。
據伊朗議會能源委員會最新報告,2025 年夏季全國電力缺口已達 1500 萬千瓦,最大用電需求攀升至 7750 萬千瓦,而發電能力僅為 6250 萬千瓦。持續高溫導致空調用電激增,疊加水電站因干旱出力下降,使得停電范圍從工業領域擴大到居民生活,對經濟社會造成顯著影響。這種 "冬夏雙高峰" 的用電困境已成為伊朗能源系統的頑疾,2024 年夏季日均電力缺口已達 20000 兆瓦,預計 2025 年將進一步擴大至 25000 兆瓦。
作為解決方案的核心部分,此次 7GW 太陽能組件供應協議將納入伊朗能源部的擴張計劃。按照規劃,到 2026 年底項目全部投產后,不僅能有效緩解夏季用電壓力,還將為該國構建長期能源安全體系提供路線圖。伊朗能源部長阿巴斯?阿利亞巴迪此前宣布,計劃在 2026 年 3 月前新增 11.5GW 太陽能裝機,而此次中伊合作項目將貢獻近三分之二的產能。
值得注意的是,項目資金采用 "油換設備" 模式,將伊朗在華原油銷售收入定向用于采購太陽能設備,這一機制有效規避了國際制裁帶來的融資限制。事實上,中伊在可再生能源領域合作已久,2024 年 10 月雙方就已敲定 3000MW 太陽能電站設備進口框架,此次 7GW 合同是前期合作的延續與升級。
目前該國太陽能組件年產能僅 700 兆瓦,且可再生能源裝機總量 1561.66 兆瓦中光伏占比 60%,但僅占全國總發電量的 0.7%。分析認為,伊朗需在引進中國設備的同時,加強本土技術消化與產能建設,才能實現能源結構的根本性轉型。